廊坊人怎样预防牙齿龋坏?
时间:2022-05-06 09:36
一、龋病在临床明确诊断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:
(一)龋病好发部位
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。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、邻接面和牙颈部。
(二)龋病的好发牙齿
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。下颌多于上颌,后牙多于前牙。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。
(三)龋坏程度
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、形、质的变化,而以质变为主,色、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。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、中、深龋三个阶段。

1、浅龋:浅龋亦称釉质龋,龋坏局限于釉质。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色斑块,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,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。一般无明显龋洞,仅探诊时有粗糙感。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,无自觉症状,探诊也无反应。
2、中龋:中龋的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,可有探痛,对外界刺激(如冷、热、甜、酸和食物嵌入等)可出现疼痛反应,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,无自发性痛。
3、深龋:深龋的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,或入口小而深的破坏,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,但刺激源去除后,仍可立即止痛,无自发性痛。
(四)龋坏的病变类型
1、慢性龋齿
慢性龋一般进展缓慢,多见于成年人。
2、急性龋齿
急性龋多见于儿童、青少年、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。疗程短而进展快,软龋较多。
3、静止性龋齿
由于局部致龋因素被消除,导致龋坏进展非常缓慢或完全停止,称静止性龋。

4、继发性龋齿
继发性多见于龋病治疗过程中,龋坏组织未去净化,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,形成裂隙以致再次发生龋坏。
二、防龋工作应从牙齿一萌出就开始。
1、早晚刷牙,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。
2、少吃酸性刺激食物,临睡前不吃零食。
3、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,如糖、巧克力、饼干等。
4、不可吃太多过于坚硬的食物,以免牙齿磨损。
5、定期检查口腔。一般12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查一次。
6、平时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钙、无机盐的食物,尽可能食用高纤维食物。

相关阅读